谢邀,人在瓦肯星,刚下传输机。(并不是)
为了庆祝《星际迷航》系列十三部大电影入驻B站,也为引诱更多新朋友跳进这个巨坑,应邀来写《星际迷航3:寻找史波克》,啊不,《石破天惊》的导读。
电影原名《Star Trek III: The Search for Spock》,翻成《石破天惊》实在是有些emmmm…… 也不能说完全不靠谱,至少比港译的《魔宫龙虎斗》强太多,可槽点还是略多。
为了方便表达主题,以下还是称为《寻找史波克》吧,简称ST 3。
落笔之前,心中有个疑问,这篇文的受众应该是新入坑的朋友吧,剧透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好?不透吧,那是1984年的电影,都快40年了,透不透早没意义了。可透多了吧,毕竟是给是新朋友的,说太多影响观感。加上前方 1 、2两部经典,导读雄文珠玉在前,后头还追着一部经典4,3有点尴尬。
不如放松一些,听我瞎扯淡。
给完全新人,对于这部电影,我唯一的观影建议就是先把ST 2《可汗之怒》看了,因为ST 3是紧接着ST 2发生的续集故事。
没了。
欧美Slash始祖CP爱好者版
什么是始祖CP就不多说了,懂的自然懂。我简单概括一下这个电影的一大看点(并不是),就是:
星舰诚可贵,儿子价更高。
若为T’hy’la,两者皆可抛。
正儿八经解析版
言归正传,来聊聊这部《寻找史波克》,是个怎么样的故事。
首先它是ST 2的后续,甚至可以说是功能性高于故事性的后续。
ST 2是系列电影里公认的最经典,情节、内涵、人物、氛围无一不精,结尾还创造了一个载入史册的主角之死(就是欧美圈群像MV永远绕不过去的“擦跳掉,离送摔”的“擦”的原版),不论是牺牲小我的悲壮,还是挚友诀别的哀恸,抑或死亡与新生的对比,ST 2都成就了一个系列难以逾越的高度。如果《星际迷航》系列到此为止,这一段甚至可能登上影史十大经典主角之死排行榜。
问题是系列还得往下拍,史波克必须把这个便当给吐出来,于是有了ST 3。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就是解决便当怎么吐的问题。
据说编剧哈维·贝内特一开始挺没当回事的,三两下就写完了剧本,还觉得这是他写过最简单的剧本。加之后来又发生了剧本泄露事件,回炉再造了一回,最后才变成现在这样。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狗尾续貂感?
ST 3就是这么一个略显尴尬的存在,它很悲催地夹在了公认最好的两部电影——ST 2《可汗之怒》和ST 4《抢救未来》中间,黯淡无光在所难免。
虽然故事谈不上多出色,但以80年代前期好莱坞商业科幻续集的标准也不算太糟,特效是《星球大战》的特效团队“工业光魔”做的,在当时也算一流,所以电影还是有看点的。
寻找什么?
电影名为《寻找史波克》,主旨是把死去的史波克弄回来,“寻找”理所当然是主题。然而纵观全片,你会发现“找”的部分并不多。
电影开始不久就告诉你,史波克在上一部结束时把Katra(相当于灵魂,瓦肯人有死后将Katra转移给其他人的能力和愿望),寄托在“老骨头”麦考伊身上,并借麦考伊和父亲萨瑞克之口传达了回家的愿望。与此同时,留在创世星的科研团队发现史波克的棺木落到了星球表面,那里凭空出现了一个动物生命迹象。
明示到这种程度,身经百战的观众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吗?
可见电影根本没想在寻人问题上纠缠,所谓寻找,更像是要把各方势力聚合到创世星这个舞台上,上演一场“石破天惊”的戏码,顺带还能秀一把主角团强行开走进取号的骚操作(这段非常精彩)。全片寻人的篇幅还不如跟克林贡人斗智斗勇来得多。
然而电影依然被命名为《寻找史波克》,而不是“拯救史波克”,这就很耐人寻味了。
柯克的寻找
对于柯克舰长来说,寻找史波克的意义不言自明,撇开Slash始祖CP这层不谈,光是几十年的同僚情谊,也是无可替代的。
电影开头,史波克斯人已逝,柯克独白:“进取号就象一幢孩子们都已离去的房子,不,比那感觉更空虚。史波克的死就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。我似乎将我最崇高的那部分留在了新生的星球上。”
光看文字,你可能会觉得他当时身处无人的舰桥,实际上说这段台词的时候,舰桥上分明都是人,在他身边忙忙碌碌着。他所说的那种空虚,不是空了张座位那么简单的。
那位理智、忠诚、充满人性光辉的大副兼科学官,早已是进取号的一部分,而他们共同经历过的、见识过的,也已经是柯克生命的一部分。没有史波克的进取号,纵使再热闹也是不完整的,没有史波克的柯克,身体再健康看起来也有种缺乏生命力的感觉。
我们可以看到,萨瑞克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子的Katra寄托在柯克身上,然而在检查完他的意识发现并没有之后,那一刻的柯克虽然勉力克制着情绪,但失落和痛苦溢于言表:“我们被隔开了,他无法触碰我。”
等到发现Katra在麦考伊身上后,他瞬间又活了,毫不犹豫地投身找回史波克遗体的大业中去,上骗舰队高层,下揍监狱看守,偷个星舰不在话下,甚至还能跟伙伴们说笑。因为他发现他缺失的那部分还在,他的生命力还在。
关于史波克是柯克的活力源泉,其实看一下ST 1就知道,有段时间史波克去修行了,柯克被困在地面办公室里,虽然也在工作,但明显消沉,回到进取号上似乎也不太热情,直到那一刻,他回头看见了那张熟悉的脸,整个人都亮了。
所以对于柯克来说,寻找史波克,应该就是寻找自己完整的生命吧。
顺便说一下柯克对儿子大卫的感情。前面说“两者皆可抛”是调侃,柯克并不是冷血父亲。即便最后沙瑞克说找回史波克的代价是你付出了星舰和儿子,可看过剧情都知道,大卫的牺牲属于不可控事件,如果柯克早一些发现,一定不会让局面发展到这个地步。听闻大卫死讯,他所表现出的痛苦,是全篇最剧烈的一次情绪流露,与克林贡人的世仇也就此结下。
进取号和大卫,都不是柯克想付出的代价,但当代价已然付出,若还不能换回史波克,那才是真悲剧。好在ST 3的目标就是让史波克吐便当,这种事不可能发生。
麦考伊的寻找
“一个活着,一个已死,两个人都会痛苦。只有带他们去瓦肯星的赛利亚圣山,他们才能获得安宁。”这是沙瑞克得知史波克的Katra被转移到“老骨头”麦考伊身上之后说的话。
的确,让史波克的灵魂和老骨头的灵魂挤在一处,必然要起冲突的。
在进取号铁三角里,麦考伊和史波克可说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。一个暴躁感性、刀子嘴豆腐心,一个冷静理性、一切讲求逻辑,不是一路人,互相不买账,争吵几十年。在《星际迷航·原初》剧集里,这两个人总是在斗嘴,都快把斗嘴上升为一种艺术了,老骨头还喜欢管史波克叫“绿血尖耳朵混蛋”。
可在吵吵闹闹的表象之下,麦考伊与史波克的友谊毋庸置疑,这在ST 3里表现得特别明显。面对昏睡的史波克,麦考伊满含深情地承认自己想念他,无法忍受再次失去他,虽然这话他打死都不会当面承认(老傲娇了)。
由于Katra,两个相反的灵魂出现在一人身上,于是老骨头的行为举止开始分裂,一会儿毒舌系,一会儿逻辑型,无缝切换,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。然而麦考伊依然包容了这个灵魂,即便想点个酒都能被搅浑,即便吐槽都不能愉快地吐了,他始终小心翼翼地守护着、艰难地平衡着这种“瓦肯精神病”。
这就是萨瑞克所说的“两个人都会痛苦”。然而与沙瑞克预想的不同,在度过了一开始的混乱期后,老骨头逐渐找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点,直到举行Katra转移仪式,他的表现都称得上安宁而和谐,这就非常了不起了。
当然,对麦考伊来说,找到内心平衡点不是他想要的终极状态,他想要找回的当然是铁三角那种稳固的三角形状态。于是在被明确告之有风险的情况下,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冒险,还抱怨瓦肯大祭司多此一问。
这里要特别说一下麦考伊的扮演者迪佛利斯特·凯利,他简直抓住了史波克的精髓,不仅是不经意地抬右边眉毛、还有无师自通地当科学官,或者对毛球(史波克最爱的毛茸茸咕咕咕生物)表现出特殊关注,活脱脱就是史波克。更惟妙惟肖的是他的语气语调,有时候你都会有种是尼莫伊在念台词的错觉,而在老骨头状态下,他完完全全就是老骨头。这表演功力简直绝了。
史波克的自我寻找
其实关于史波克找回自我,在ST 3里表现得并不多,毕竟创世星上极速成长又老化的瓦肯人不过是具没有灵魂的空壳,直到最后Katra转移成功,他才算重返人间。但就是最后一幕那短短几分钟的表现,让整部电影升华了。
我们可以看到,从刚刚苏醒时无知无觉地擦身而过,到忽而停下脚步缓慢回首,史波克的灵魂一点点在苏醒,从中看到一丝察觉、一段迷茫、一些思索,直到从人群中锚定属于他的归属,一张张面孔逐一确认,最终走到最重要的人面前。期间他彷徨摇摆、欲言又止,似乎是在用全部力量追寻那团模糊的记忆,小心翼翼地确认,直到最后说出了那句“我曾经是并将永远是你的朋友”。
再之后,他露出了一种成年人脸上不多见的天真神色,或者说瓦肯人脸上极少见的微妙的快乐,仿佛在说,你们终于找到了我,我也终于找到了你们。
值得一提的是,瓦肯星上这场戏是导演兼史波克扮演者尼莫伊强烈要求保留的,派拉蒙可能是想省钱,打算让史波克在克林贡战舰上草草复活然后各回各家。幸亏尼莫伊抗议成功了,不然这部电影会失去最大的看点。
其实史波克的自我寻找在这部电影里并未完成,他只是找回了记忆,那些关于瓦肯部分与人类部分如何共融的人性探索,将会在ST 4《抢救未来》里继续展开。
必须承认,ST 3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,它甚至不算出彩,细微之处刚接触《星际迷航》系列的朋友也不容易体会到,但这不妨碍我们愉快地欣赏,或者吐槽上世纪80年代编剧吐便当的套路。
最重要的是,欧美Slash鼻祖CP的爱好者们,舰长大副最后那一个凝视、那一声“吉姆”,还不够香吗?
感谢你看到这里。
其实对着ST 3稍显简单的情节扯出这么一大篇,我也挺汗颜的,大家完全可以把它当是普通的一集轻松地看、快乐地挖糖,反正也不长。然后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看ST 4《拯救未来》,那才是人见人爱、老少咸宜的一部。